首页 > 探索发现 > >正文

【科普】仿真鱼排来了,意义重大

来源:凯迪网2023-05-20 20:34:55

由浙江大学主导、大连工业大学参与的一支研究团队,通过干细胞分离、工厂化培养与组织化构建技术, 用细胞培养出大黄鱼组织仿真鱼排。 该项成果日前发表于《npj—食品科学》期刊。


(相关资料图)

图为在浙江大学实验室中拍摄的仿真鱼排。牛瑞浩 摄

研究团队负责人之一、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刘东红教授介绍说,科研人员以大黄鱼为研究对象,分离出具有高传代能力的肌肉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并通过调控两种信号通路诱导肌肉干细胞分化。研究团队基于可食用凝胶,改造仿生构建鱼肌支架,产生类似自然鱼肉的结构和纹路,令肌肉细胞沿着3D打印的仿生结构有规则地生长,三维培养肌纤维束,成功用组织状细胞培养出鱼肉。

研究团队介绍,这块仿真鱼排17天长成,色白、质弹。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这块仿真鱼排的细胞数、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比例、硬度、粘性、弹性等特征指标, 与真实大黄鱼的肌肉组织十分相似。但细胞培养鱼肉真正走向餐桌,还要进行大量的安全性评估。

“海洋鱼类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人类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未来,这项技术或可为解决人类餐桌肉品和动物蛋白供应提供更为广阔的支撑,对于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也有重要的意义。”刘东红说。

文章来源:转载·新华社、人民网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转载·新华社、浙江大学实验室

编辑:子欣

审核:怀楠

监制:张永华 钟晓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聆听劳模故事,匠心筑梦成长,金山石化街道举办劳模进学校宣讲活动_天天最新